2010/12/7 9:38:00 浏览:1597 来源:苏州家教网
每个高三学生在考前都处于一种应激状态,他们全力以赴向着自己梦想的高等学府日夜挺进。希望、恐惧、焦虑、担心、压抑是他们这个阶段的主旋律。
经过让家长、老师、学生倍感煎熬的等待,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分数终于出来了,有的如愿以偿,有的尚合人意,有的令人失望。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呢?
一位从教多年的中学老师向记者介绍,在高考中,“失常发挥”、考不出平时水平的学生占到20%左右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优秀学生。更让人心痛的是,有的学生会“习惯性失利”,以致复读一年、两年,仍考不上理想的大学。这些跟家长的教育模式、自身的完美倾向、自信心不足、绝对化观念有很大关系,很有可能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,在重大考试中失利的学生,有相当一部分心理素质比较脆弱,自愈能力较差,因此,家长和社会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考后心理辅导,在现行学校心理教育体系中还是一个盲点。学校的新生教育也都是着眼于适应新的学习环境、学习方式,因此,高考失利的痛苦便随着新学期的到来,被永远尘封在学生的内心世界。这个创伤如不及时抚平,可能会影响有些人很久,甚至一生。
高考发榜以后,一部分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将面临许多压力,有可能陷入自怨自艾的状态,整天愁眉苦脸,唉声叹气,甚至出现“自闭症”现象,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,不敢见人。这些考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,很有可能由于长期心境低落引发抑郁症。加强自我调理、释放情绪至关重要,方法也很多。比如:要鼓励孩子把烦恼和痛苦说出来,既然已经成事实,就不要再埋怨孩子了,家长要先冷静下来,平静下来,用理性的心态对孩子,不能光嘴上说考不好没关系,心里的焦虑却一览无余,孩子是会感受到的。同时鼓励孩子三五好友结伴郊游,读一读自己高考期间无暇浏览的文章书籍,打一场篮球、游泳、听音乐,看看小品甚至帮家长做点家务等等,都是科学的释放之道。等孩子情绪稳定后,要让孩子对未来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。
对于考试发挥比较理想的考生,也不能完全放开,那样他们有可能陷入一种过度放松的状态,觉得高考总算结束了,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,反而失去了追求的目标。于是天天上网、睡觉、甚至无节制的聚会喝酒,一些男生还会吸烟。网瘾、烟瘾,酒瘾乘虚而入,不利于大学的适应,甚至一些出色的考生经过一个暑假反倒变得平常,甚至退步很大。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上网查找相关院校的录取信息,引导孩子自己选择院校和专业,培养孩子的责任心;同时让孩子学习一些原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的特长,例如体育、音乐、写作等方面,可以让孩子到大学以后有更多的展示机会,增加孩子大学社交技能和自信心。
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坎坎坷坷,有的大,有的小,有的很危险,有的能避开,而有的必须逾越。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,我们无法预知未来,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(考分、志愿、录取线……),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选择。放弃、复读、重考、求职,你可以绕过去,可以重来一遍,可以降低目标,可以进一步积聚力量,也可以调整方向……只要不停止追求,永远都会有希望。因为我们还年轻,我们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重新选择。学会选择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