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9/30 10:55:00 浏览:1181 来源:苏州家教网
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,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,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。这样的差距不免让国人有些尴尬,我也产生疑惑:为何孩子的创造力不能像计算能力一样独占鳌头?他们的创造力去哪儿了?
忽然想起了这样的故事,一个小女孩在作文中写到:弯弯的月亮像镰刀,后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“指正”,改为像小船,理由是要与课本保持一致。此后,这个小女孩描述月亮的时候都只用了小船。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,我国的孩子在这样教科书式的教育下,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,老师就是园丁,妈妈永远是辛苦的,爸爸一直是伟大的。
当然,孩子创造力的缺失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,在我国应试教育下,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有“标准答案”。如果孩子创造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,那就是错误的,就不会得高分。因此,老师传授的知识便成了传授这些“标准答案”,孩子对它的理解也不能有所偏差,创造力也自然无从谈起。
与此相反,美国的教学,强调基础教育的“创造性至上”,是用来自现实生活的研究课题方式让孩子们解决问题,其中的任何问题都没有设定“标准答案”,充分让孩子发挥创造力去寻求答案。如在一堂学习“水的蒸发”的科学课上,孩子们一个个都犹如小科学家,围绕杯子里的水位为什么降了的问题,展开想象,分工合作,详细记录不同情境下的实验数据,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,再给其他小朋友演示出来,教师们也会从孩子好奇的问题入手,鼓励孩子们大胆假设。
由此看来,美国孩子在学习中显得更加“自由”。在美国的教学中,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。毕竟孩子们才是课堂的主体,他们的一切设想应该都是可以被接纳的。而我国孩子无论任何问题都能在教师和课本里找到“标准答案”,就算有自己的想法,也会被这“标准答案”所抹杀,失去主动寻求“答案”的动力与能力,创造力的缺失也就并非偶然了。
其实,孩子们每次的奇思妙想,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,他们都是小小爱因斯坦、小小牛顿,都有着无限的创造力,我们不应扼杀他们的思想,这也正是“美式”教育的精髓,而恰恰又是我国教育的悲哀。